电磁兼容测试中的BCI测试的工作原理_成都BCI大电流注入测试

发布时间:2022-08-09 QQ咨询 电话咨询
电磁兼容测试中的BCI测试的工作原理_成都BCI大电流注入测试,我司成都拥有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EMC检测能力,BCI大电流注入测试,欢迎来电咨询!

电磁兼容测试中的BCI测试的工作原理_成都BCI大电流注入测试

解答:我司成都拥有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EMC检测能力,BCI大电流注入测试,欢迎来电咨询!

电磁兼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关于电磁兼容测试更是用途及广。这篇要讲的是电磁兼容测试的其中一种大电流注入法——BCI,它是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主要用来测试汽车电子产品的抗干扰性。

BCI的工作原理是将一个电流注入探头放在衔接被测设备的电缆线束设备之上,然后向该探头注入RF搅扰。此时,探头作为第一电流变换器,而电缆成为第二电流变换器,因此,RF电流先在电缆设备中以共模方式流过,然后再进入EUT的衔接端口。注入电流最高可达200mA。另外BCI测试法不需要在暗室中进行,建造成本较低。

真实流过的电流由电流注入处设备的共模阻抗决议,而在低频下这简直完全由EUT和电缆设备另一端所衔接的相关设备对地的阻抗决议。一旦电缆长度达到四分之一波长,阻抗的改变就变得十分重要,它可能降低测试的可重复性。此外,因为电流注入探头会带来损耗,因而需要较大的驱动能力才能在BUT上建立起合理的搅扰水平。

尽管如此,BCI法还是有一个很大的长处,那就是其非侵入性,因为探头可以简单地夹在任何直径不超过其最大可接受直径的电缆上面不需进行任何直接的电缆导体衔接,也不会影响电缆所衔接的工作电路。BCI测试法应在屏蔽室内进行,以获得正确的测试结果。一般BCI测试法所适用的频率规模为1~400MHz(或延伸至1000MHz)。

以上就是电磁兼容测试中的BCI测试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电流注入探头来进行的,注入探头的使用不会影响线路的正常工作,因此测试的结果也较为准确。

上一页:半导体晶圆芯片X-Ray射线专业检测机构_第三方检测报告

下一页:成都GS认证办理机构_本地化测试_摸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