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设备电磁兼容要求3GPP TS 37,GB/T 19286检测机构
解答:我司在成都拥有电磁兼容EMC测试基地,拥有CNAS和CMA资质,助力产品的本地化测试,帮助提升工程师设计与研发能力,提高产品检测与认证通过率,欢迎来电咨询!
通信设备 | 1 | 静电放电抗扰度 | 电磁兼容和无线频谱部分无线电通信网络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ETSI EN 300 386 V2.1.1 (2016-07) 5.1 |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9286-2015 5.1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电磁兼容性协调标准 ETSI EN 301 489-1 V2.2.3 (2019-11) 9.3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五十部分 蜂窝通信基站、中继器和辅助设备的特殊条件 ETSI EN 301 489-50 V2.3.1 (2021-03) 7.2 | |||
电磁兼容 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 基站(BS)和终端设备 3GPP TS 36.113 V16.2.0 9.4 | |||
电磁兼容 多标准无线电基站(BS) 3GPP TS 37.113 V16.1.0 9.3 | |||
电磁兼容 有源天线系统基站(BS) 3GPP TS 37.114 V16.0.0 9.3 | |||
电磁兼容 基站(BS) 3GPP TS 38.113 V16.2.0 9.3 | |||
2 |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 电磁兼容和无线频谱部分无线电通信网络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ETSI EN 300 386 V2.1.1 (2016-07) 5.5 | |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9286-2015 5.5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电磁兼容性协调标准 ETSI EN 301 489-1 V2.2.3 (2019-11) 9.2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五十部分 蜂窝通信基站、中继器和辅助设备的特殊条件 ETSI EN 301 489-50 V2.3.1 (2021-03) 7.2 | |||
电磁兼容 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 基站(BS)和终端设备 3GPP TS 36.113 V16.2.0 9.3 | |||
电磁兼容 多标准无线电基站(BS) 3GPP TS 37.113 V16.1.0 9.2 | |||
电磁兼容 有源天线系统基站(BS) 3GPP TS 37.114 V16.0.0 9.2 | |||
电磁兼容 基站(BS) 3GPP TS 38.113 V16.2.0 9.2 | |||
3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 电磁兼容和无线频谱部分无线电通信网络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ETSI EN 300 386 V2.1.1 (2016-07) 5.2 | |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9286-2015 5.2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电磁兼容性协调标准 ETSI EN 301 489-1 V2.2.3 (2019-11) 9.4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五十部分 蜂窝通信基站、中继器和辅助设备的特殊条件 ETSI EN 301 489-50 V2.3.1 (2021-03) 7.2 | |||
电磁兼容 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 基站(BS)和终端设备 3GPP TS 36.113 V16.2.0 9.5 | |||
电磁兼容 多标准无线电基站(BS) 3GPP TS 37.113 V16.1.0 9.4 | |||
电磁兼容 有源天线系统基站(BS) 3GPP TS 37.114 V16.0.0 9.4 | |||
电磁兼容 基站(BS) 3GPP TS 38.113 V16.2.0 9.4 | |||
4 | 浪涌(冲击)抗扰度 | 电磁兼容和无线频谱部分无线电通信网络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ETSI EN 300 386 V2.1.1 (2016-07) 5.3.1,5.3.2 | |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9286-2015 5.3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电磁兼容性协调标准 ETSI EN 301 489-1 V2.2.3 (2019-11) 9.8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五十部分 蜂窝通信基站、中继器和辅助设备的特殊条件 ETSI EN 301 489-50 V2.3.1 (2021-03) 7.2 | |||
电磁兼容 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 基站(BS)和终端设备 3GPP TS 36.113 V16.2.0 9.8 | |||
电磁兼容 多标准无线电基站(BS) 3GPP TS 37.113 V16.1.0 9.7 | |||
电磁兼容 有源天线系统基站(BS) 3GPP TS 37.114 V16.0.0 9.7 | |||
电磁兼容 基站(BS) 3GPP TS 38.113 V16.2.0 9.7 | |||
5 |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 电磁兼容和无线频谱部分无线电通信网络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ETSI EN 300 386 V2.1.1 (2016-07) 5.4.2 | |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9286-2015 5.4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电磁兼容性协调标准 ETSI EN 301 489-1 V2.2.3 (2019-11) 9.5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五十部分 蜂窝通信基站、中继器和辅助设备的特殊条件 ETSI EN 301 489-50 V2.3.1 (2021-03) 7.2 | |||
电磁兼容 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 基站(BS)和终端设备 3GPP TS 36.113 V16.2.0 9.6 | |||
电磁兼容 多标准无线电基站(BS) 3GPP TS 37.113 V16.1.0 9.5 | |||
电磁兼容 有源天线系统基站(BS) 3GPP TS 37.114 V16.0.0 9.5 | |||
电磁兼容 基站(BS) 3GPP TS 38.113 V16.2.0 9.5 | |||
6 | 工频磁场抗扰度 |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9286-2015 5.7 | |
7 |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 | 电磁兼容和无线频谱部分无线电通信网络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ETSI EN 300 386 V2.1.1 (2016-07) 5.6.1 | |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9286-2015 5.6.1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电磁兼容性协调标准 ETSI EN 301 489-1 V2.2.3 (2019-11) 9.7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五十部分 蜂窝通信基站、中继器和辅助设备的特殊条件 ETSI EN 301 489-50 V2.3.1 (2021-03) 7.2 | |||
电磁兼容 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 基站(BS)和终端设备 3GPP TS 36.113 V16.2.0 9.7 | |||
电磁兼容 多标准无线电基站(BS) 3GPP TS 37.113 V16.1.0 9.6 | |||
电磁兼容 有源天线系统基站(BS) 3GPP TS 37.114 V16.0.0 9.6 | |||
电磁兼容 基站(BS) 3GPP TS 38.113 V16.2.0 9.6 | |||
8 | 传导骚扰 | 电磁兼容和无线频谱部分无线电通信网络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ETSI EN 300 386 V2.1.1 (2016-07) 6.1,6.2 | |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9286-2015 6.1.2,6.1.3 | |||
射频设备 FCC part 15B 章节B | |||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数字设备) ICES-003 Issue 7 3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电磁兼容性协调标准 ETSI EN 301 489-1 V2.2.3 (2019-11) 8.3,8.4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五十部分 蜂窝通信基站、中继器和辅助设备的特殊条件 ETSI EN 301 489-50 V2.3.1 (2021-03) 7.1 | |||
电磁兼容 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 基站(BS)和终端设备 3GPP TS 36.113 V16.2.0 8.3,8.4 | |||
电磁兼容 多标准无线电基站(BS) 3GPP TS 37.113 V16.1.0 8.3,8.4 | |||
电磁兼容 有源天线系统基站(BS) 3GPP TS 37.114 V16.0.0 8.3,8.4 | |||
电磁兼容 基站(BS) 3GPP TS 38.113 V16.2.0 8.3,8.4 | |||
9 | 辐射骚扰 | 电磁兼容和无线频谱部分无线电通信网络设备电磁兼容要求 ETSI EN 300 386 V2.1.1 (2016-07) 6.4 | |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9286-2015 6.2 | |||
射频设备 FCC part 15B 章节B | |||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数字设备) ICES-003 Issue 7 3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电磁兼容性协调标准 ETSI EN 301 489-1 V2.2.3 (2019-11) 8.2 | |||
无线电设备和服务电磁兼容要求:第五十部分 蜂窝通信基站、中继器和辅助设备的特殊条件 ETSI EN 301 489-50 V2.3.1 (2021-03) 7.1 | |||
电磁兼容 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 基站(BS)和终端设备 3GPP TS 36.113 V16.2.0 8.2.1,8.2.2 | |||
电磁兼容 多标准无线电基站(BS) 3GPP TS 37.113 V16.1.0 8.2.1,8.2.2 | |||
电磁兼容 有源天线系统基站(BS) 3GPP TS 37.114 V16.0.0 8.2.1 | |||
电磁兼容 基站(BS) 3GPP TS 38.113 V16.2.0 8.2.1,8.2.2 |
一、概念
1、关于电信网络设备的概念
为了规范电磁兼容性要求,提出了电信网络设备(TNE,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quipment)的概念,这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概念,其类型范围相对广泛。随着电信技术、业务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传统的通信网络与计算机数据通信的高度融合,使得现代电信网络设备(TNE)更是出现多样性。为此,在规范TNE的电磁兼容性要求时,我国国家标准GB/T 19286《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中,将现代TNE按其功能进行了归类,分为如交换设备、传输设备、接入设备、数据处理和存储设备等六类,并给出了举例,具体详见下表1-1。
表1-1:为规范电磁兼容要求而对TNE的分类
2、关于电信中心与非电信中心
为了分析电信网络设备(TNE)的电磁兼容性要求,根据TNE所处的电磁环境情况,将TNE的使用运行的环境位置,分为电信中心和非电信中心,对于电信中心的TNE,其电磁环境是可控的,而非电信中心的TNE,其电磁环境是不可控的,相比电信中心要复杂、恶劣些。电信中心和非电信中心的含义详见下表1-2。其实,在ITU-T建议K.34中将电信设备的电磁环境是分为大电信中心、小电信中心、室外、为用户级环境4类的。我国将其简单化了。
表1-2:电信中心和非电信中心的含义
3、我国的标准情况
目前,在我国,电信网络设备(TNE)的电磁兼容要求及抗扰度通用要求,则是由国家标准GB/T 19286《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和GB/T 19287《电信设备的抗扰度通用要求》所规范,它们对TNE的骚扰限值,包括无线电骚扰(辐射骚扰与传导骚扰)、AC电源线端口骚扰(谐波电流、电压变化和闪烁),以及抗扰度限值及试验方法做出了规定,并且是按电信中心与非电信中心不同电磁环境下给出的。下述分别对这两个标准的主要内容做一介绍。
二、GB/T 19286规范的TNE电磁兼容要求
1、概述
GB/T 19286规定了TNE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给出了相应的试验要求和性能判断。TNE包含使用在电信中心和非电信中心的网络设备,TNE的类型和涉及范围详见表1-1中。其GB/T 19286的规定不适用于电信终端设备、光放大器、含RF收发功能的无线设备,以及仅用于电视、声音信号线缆分布系统中的设备。
GB/T 19286的主要内容是,首先给出了了骚扰与抗扰度的各种通用试验方法;接着给出了骚扰与抗扰度的等级与限值;最后给出了6种类型TNE的有针对性的试验要求(包括设备配置、运行条件和特定的抗扰度性能判据)。下述仅对TNE的骚扰与抗扰度的等级与限值内容做一概要介绍,GB 19286规范的全部详细内容请具体请查阅
附件2:GB/T 19286-2015《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2、TNE的骚扰限值
在GB/T 19286中,给出的TNE的骚扰限值是首先分别按四个端口分别给出的,包括:机箱端口、AC端口、DC端口和电信端口。
欲详细了解电磁兼容技术中“端口”概念的请进入。
对于机箱端口给出的是辐射骚扰限值。其辐射骚扰限值要求是与频段范围(30MHz~1GHz和1GHz ~6GHz)、电磁环境条件(电信中心与非电信中心)和与设备相距的测量距离(10m和3m)等这些条件相关的,它们见的关系汇总于下表2-2-1中,其具体限值请详见附件2。
表2-2-1:TNE机箱端口辐射骚扰限值各条件的关系
对于AC端口给出的是传导骚扰限值、谐波电流、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值。其中,传导骚扰限值在电信中心设备是按A类设备给出的;非电信中心设备是按B类设备给出的,具体限值见GB/T 19286的表5与表6。谐波电流、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值引用了GB 17625.x系列标准要求,限值适用于该系列标准情况详见下表2-2-2。
表2-2-2:AC端口的谐波电流、电压波动和闪烁限值适用于GB 17625.x系列标准情况
欲详细了解A类设备和B类设备概念的请进入。
欲详细了解GB 17625.x系列标准做出的相应限值要求的请进入。
对于DC端口给出的是传导骚扰限值。同GB/T 19286的表5与表6。
对于电信端口给出的是传导共模(非对称)骚扰限值。分别给出了电信中心设备和非电信中心设备的限值要求,具体限值分别见GB/T 19286的表7与表8。
3、TNE的抗扰度试验等级
在GB/T 19286中,对于TNE的抗扰度要求是给出的是试验等级要求。首先是按电信中心和非电信中心的设备分别给出的,然后再按不同的端口给出其具体要求。其端口包括:机箱端口、外部信号线相连的端口、内部信号线相连的端口、AC电源端口、DC电源端口共5种端口,其TNE抗扰度的试验等级要求具体见GB/T 19286的表9~表18。
三、GB/T 19287规范的电信设备抗扰度通用要求
首先要特别指出的是,GB/T 19287规范的是电信设备抗扰度通用要求,这里的电信设备包含的类型范围更广,它既包括了电信网络设备(TNE),又包括了电信终端设备(含无线终端设备、电话机、传真机和用户交换机等)、无线设备和电信网间互联设备。这一点是与GB/T 19286标准不相同的。
GB/T 19287规定了公用电信网设备和电信终端设备的基本抗扰度要求,以及在给定环境下最低限度的试验水平。如果有适用的专门的产品(族)标准,应优先遵循该专门的产品(族)标准。GB/T 19287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抗扰度试验的一般要求、性能判据、试验方法和试验等级等。其中设备抗扰度的试验等级要求给出的方法与GB/T 19286中相同,具体要求与GB/T 19286的表9~表18基本类同,在GB/T 19287中是表1~表10。其具体要求可查阅该标准的原文,即见下附件3。
附件3:GB/T 19287-2016《电信设备的抗扰度通用要求》
其实,在我国通信行业标准中,对于各通信专业设备都专门有相应的电磁兼容要求的标准,这里是以国家标准对电信设备(虽然分了不同类型)的电磁兼容要求的做了通用要求。在国家标准中还有对信息技术设备(ITE)的电磁兼容要求做了规范要求的。